宋清辉:信用体系建设下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
我国目前的信用保险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但和大多数险种一样,我国的信用保险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不过可以想象在外资进入国内、开辟中国市场这一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中国的保险业必须健全起来。同样的,当期看似如火如荼的小微金融在未来也很有可能会遭到来自各方竞争对手的冲击,规范化必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比外资,本土企业更适合做普惠金融,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不过,普惠金融企业也许并不愿意为上述相当一部分人群提供服务。
普惠金融所服务的对象们需要满足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这些人们能够在用钱之后及时还钱,也正是因为如此,所谓的普惠金融无法成为真正的普惠金融。虽然名称中带有“普惠”二字,但普惠金融并不是真正的“普惠”。普惠金融是一种金融产品而非慈善的产物,推出普惠金融的企业一是为了通过普惠金融获得利益,二是可以通过普惠金融获得更多的个人大数据,三是为了让自身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普惠金融尤其是针对个人消费者的普惠金融,必须要区分其服务对象,简单来说叫做“救急不救穷”。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愿意救急,因为“急”可能是暂时没有钱,所以不得不到处找人借钱去做某些事情,待事情结束或某时间点到了,借款能够很轻松连本金加利息还给贷款人。但如果将钱借给长期都会没钱的“穷”,即便用再强硬的合法手段要求对方还钱,也没有任何办法从对方要回钱,因为对方是真的没钱。当然,也并未所有的“急”都是要去救的,只有符合普惠金融公司的人群,才有可能在自己处于“危机”关头之时,向普惠金融公司的产品寻求帮助。
和以往的线下金融不同,普惠金融更多的和线上相关,在线上判断借款申请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自然不能用以往费时费力高成本的老办法,大家耳熟能详的征信、大数据就是线上判断申请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收集的数据判断申请人的信用是否过关、额度能批多少。
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可缺少信用体系,至少目前为止,这也是大多数普惠金融企业对借款申请人进行判断的唯一手段。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不良率一直是发展的痛点,因此控制不良率、控制风险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拉黑”,即有的借款申请人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要求门槛,就拒绝其申请,以防借出去的资金再也收不回来。申请人是否符合要求,我们无法看到未来,所以只能通过以往的记录来进行判断。
相对而言,美国的信用体系建立相对完善,据了解,每个在美国拥有合法居留权的人都会领到一个唯一的、终身的社会保障卡,这张卡内记录的信息包括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并会将每个人的做的各种事情都记录在内,比如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一旦某人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后面将会得到一连串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可不愿意在信用上留下污点,都会保持良好的信用,因此银行的风控压力相对较小。
如果没有信用体系,别说不法分子,只要贪图便宜的人都会想尽办法来“榨干”金融机构。我国的现有信用体系主要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为主导,配合相关公共部分的数据建立,覆盖面也不够广,因此有可能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其征信信息也不会体现出来,这自然就会滋生出一批胆大妄为的“蛀虫”。
一两家小型金融机构因为“蛀虫”而出现风险,也许不会导致系统性风险,若这种情况增多,那么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而言都会产生极大的风险。因此只要和金融相关,无论是一度异常火爆的P2P还是当前备受推崇的普惠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都需要摆在关键位置。